在线咨询

医生首次发现痛风基因 历时5年花费600万

文章来源:成都西部强直病研究院 在线预约

  全球首次找出3个痛风易感基因第一人,是咱中国的医生!8月6日,记者采访了医生本人李长贵。谈到这项填补世界空白的新发现,他表示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团队47人耗时5年 ,辗转全国6省市搜集10547例样本,从人类60多万个基因位点中较终筛选验证出3个基因得来的。据悉,本次发现可以改变痛风的治疗策略,为研发一系列新药物开拓出一个全新的领域。

医生首次发现痛风基因 历时5年花费600万
医生首次发现痛风基因 历时5年花费600万

  “我是从2010年萌生了这个想法并开始付诸实践的。”李长贵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青岛被称为“痛风之都”,作为一个痛风病学医生,在接诊过程中,他见识到了疾病带给患者的痛苦,也深感此病无法根治的无奈。大家都知道痛风可以遗传,但当时并没有人找出易感基因。“我要是能找出易感基因,是不是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治疗了?”于是,李长贵就萌生出了这个念头。推荐文章:痛风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说干就干。在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他组织自己的博士研究生和科室部分工作人员,成立了一个47人规模的痛风课题组。采取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法,历时5年,花费600多万元,完成了亚洲首个大样本痛风研究。

  他分析说,研究分基因筛查和多阶段验证两个环节。“筛查是较麻烦的,整整花费了我们3年的时间。”他声称,筛查就得有样本,必须是庞大的样本库。为了搜集样本,他开始积累门诊上的病人资料。每来一个就把他的个人信息登记下来,汇总后录入信息库。与此同时,留下患者的血样,储存在冰箱里。

  坐等上门看病的患者远远不够,他便想办法全国各地到处义诊。5年来,先后到过山西、东北、青海等地,借当地患者充实样本库。积少成多,较终组建起全球较大的痛风样本库。他动用26台超大型冰箱存放血样,放在1000多平方米的痛风研究基地中。

  本次研究,前后4275个痛风病患者参与,用6272个与之匹配的正常人做对照。先从603697个基因位点中筛查出79个可疑位点 ,又从这67个当中筛查出59个。

  筛查完毕,进行验证。先从59个当中验证出5个;又从5个当中排除掉1个;再重复验证得出上述4个仍和痛风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较终确定BCAS3、RFX3和KCNQ13个易感基因。

  2015年5月13日,论文得以发表。据悉,此次研究是全球首次发现真正与痛风性关节炎有关的易感基因,填补了世界空白。

  《自然通讯》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首次发现了从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的遗传背景,改变痛风的治疗策略,为研发一系列新药物开拓一个全新的领域。

  “这才刚刚开始,新药物的研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长贵如是说。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来院路线    预约挂号 

相关阅读

扫码关注我院官徽

就诊提醒

患者首次来院就诊需提前与我院预约,预约后的患者可凭预约号直接到科室取号就诊,以避免当日过来不能及时挂号。您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我院微信,直接预约挂号

成都风湿医院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二环路西二段121号(成温立交北侧500米)
注:成都风湿病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广审文号:(青)医广(2021)第06-04-510105044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