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氮磺吡啶栓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柳氮磺吡啶栓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规药物之一,主要通过抗炎、调节免疫、抗叶酸代谢三步起到治疗作用。
柳氮磺吡啶栓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症状
柳氮磺吡啶栓的有效成分是柳氮磺吡啶,是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胺吡啶(SP)的偶氮复合物,80年代开始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剂量由0.25g每日3次开始,每周增加0.25g,至1.0g每日3次维持。药效随服药时间的处长而增加,服药有效率会增长。病人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及放射线征象进步或稳定。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症状、皮疹、血象及肝功改变等,但均少见。用药期间宜定期检查血象。推荐文章:导致强直性脊柱炎的原因
柳氮磺胺吡啶栓是5-氨基水杨酸与磺胺吡啶的偶氮化合物,在三个方面发挥抗风湿作用。
1、抗炎作用:柳氮磺胺吡啶栓通过抑制血栓素合成酶及脂氧酶通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溶蛋白酶 柳氮磺吡啶活性以及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产生抗炎效果。
2、免疫调节:有人观察到柳氮磺胺吡啶可抑制类风湿因子的合成及丝裂原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
3、抗叶酸代谢: 柳氮磺胺吡啶栓可抑制叶酸盐在空肠内的水解及转运,还可竞争性地抑制叶酸代谢中的二氢叶酸还原酶、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及丝氨酸转羟甲基酶的活性。使DNA合成障碍影响细胞的正常增殖周期,从而发挥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与青霉胺和金制剂接近。也可用于治疗瑞特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成都强直专科医院医生温馨提示:在柳氮磺胺吡啶栓治疗的头3~6个月,可并用另一种抗炎药物,如消炎痛或扶他林或萘普生,待症状改善后可逐渐减少至停用抗炎药物,单以柳氮磺胺吡啶维持。文献报道 柳氮磺胺吡啶栓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痛、皮疹、贫血、白细胞或血小板计数降低、肝功能异常或肾损伤。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